目录 |
1)原发或继发性不孕。
2)原发性闭经或月经不调如稀发月经,月经过少,痛经或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等。
3)生殖道畸形如外阴阴道、宫颈和子宫畸形。
4)生殖器和乳房发育不良如性幼稚型、乳房和第二性征发育不良。
5)卵巢功能低下如无排卵、月经失调、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痛经等。
6)性交困难或性功能障碍如性交痛、阴道痉挛、性冷淡和无性高潮等。
7)经血潴留如宫腔积血、积液、积脓和腹腔积血等。
8)盆腹腔包块见于双子宫、残角子宫、双角子宫等。
9)病理妊娠史如重复或习惯性流产、早产、ILIGR、胎位异常、胎盘位置异常或死胎等,偶有发生异位妊娠者。
10)泌尿系统畸形如多囊肾、马蹄肾、游走肾、输尿管异常等。
1)子宫不能容受精液和精子,从而不能使精子获能和受孕。
2)子宫形态和容积异常,不利于孕卵着床、植入和胚胎发育。
3)子宫内膜发育不良或并存卵巢功能低下(无排卵,性激素分泌不足),不利于精子成活,受精,孕卵着床、植入和胚胎发育。
4)子宫肌层发育不良,不能容受孕卵和胚胎发育而致早期妊娠流产。
5)畸形子宫不利于胎盘附着和发育,而致胎盘位置异常、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u-GR)或早产。
一,盲角子宫。两侧副中肾管发育均较好,但一侧子宫角未与阴道沟通,形成盲角子宫。青春期后月经来潮,有周期性下腹痛,且日渐严重,长期不被发现。经血潴留,可造成子宫积血、输卵管积血,甚至经血可经输卵管伞端开口流入腹腔。
二,单角子宫。一侧副中肾管发育完好,形成一发育较好的单角子宫伴有一发育正常输卵管。对侧副中肾管发育完全停止。单角子宫的功能可能正常。如妊娠,则妊娠及分娩经过可正常,但亦可能引起流产或难产。
三,双角子宫。两侧副中肾管尾端已大部会合,末端中隔已吸收,故有一个宫颈及一个阴道;但相当于子宫底部会合不全,导致子宫两侧各有一角突出,称双角子宫。
四,马鞍形子宫。宫底凹陷,程度可不同。
五,纵隔子宫。两侧副中肾管会合后,纵隔未被吸收,将宫体分为两半,但子宫外形完全正常。有时纵隔不完全,导致两个分开的子宫-宫颈间有小通道,故称相通子宫。
六,残角子宫。一侧副中肾管发育正常,另一侧在发育过程当中发生停滞等异常情况,而形成不同程度的残角子宫,多数仅通过纤维条束与对侧的单角子宫联接。由于内膜多半无功能,常无症状出现。
子宫畸形确诊后,治疗则依其畸形类型,给予不同处理。如单角或双子宫畸形,虽易发生晚期流产或早产,但妊娠本身可促时子宫发育,有50%的活婴率。如纵隔或双角子宫畸形,因宫腔变形、不易受孕,即使妊娠,也易发生流产,应考虑矫形手术。
1.剖腹手术
(1)tompkin法:即正中剖开子宫体,修剪纵隔后,逐层关闭宫腔术。适用于纵隔子宫纵隔狭小者。该法的优点是能保存所有的子宫组织。
(2)jones法:即楔形切除纵隔法,适用于纵隔宽阔者。
(3)strasman法:即切开子宫底部,随后左右缝合,适用于双角子宫畸形。
2.宫腔镜手术
宫腔镜正视下行纵隔矫治术近年已在国内流行,其优点是不需剖腹,子宫表面及深肌层无切口,不必担心术后妊娠时子宫破裂等并发症,但必须掌握手术适应症,最好在腹腔镜或b超监护下进行。术后放置节育环,防止宫腔粘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