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麻疹疫苗不能和乙肝疫苗同时接种,因抗原之间有干扰。麻疹疫苗联合免疫的问题,是计划免疫工作的重点,据观察显示,麻疹疫苗可以和大数疫苗同时接种,而不会影响每种疫苗的免疫效果。如糖丸、百白破三联、甲肝疫苗、腮腺炎疫苗、风疹疫苗、卡介苗、流脑多糖体菌苗等都可同时接种。
2、注射疫苗后两天内避免洗澡,以免感染;
3、注射后,应在接种场所休息半小时;
4、在注射麻疹疫苗前不要空腹;
5、避免剧烈活动,不吃酸辣等刺激性食物,多喝开水。
冻干麻疹活疫苗:按瓿签所示用量加灭菌注射用水待完全溶解后使用。
注射部位及剂量: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肤用75%乙醇消毒,待干后皮下注射0.5ml。儿童和成人剂量相同。
1、对青霉素和鸡蛋有过敏史或类过敏反应者。
2、个人或家族有惊厥史和脑外伤史。
3、伴有发热的呼吸道疾病、活动性结核、血液病、恶病质和恶性肿瘤等。
4、原发性和继发性免疫缺陷病人或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
5、妊娠期的妇女。
少数人接种麻疹疫苗后可能会发生不良反应。其中,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注射部位疼痛和触痛、可能出现一过性发热反应;少数儿童可能出现一过性皮疹,一般不超过2天可自行缓解。
初次免疫接种对象主要为8个月以上未患过麻疹的小儿,凡未患过麻疹的儿童或成人易感者都可接种。通常初免年龄为8月龄,再免疫年龄为7周岁。也可8月龄初免,1.5-2岁再免疫1针以减少初免失败的易感者。自普种疫苗后育龄妇女的麻疹抗体大多得自幼年时疫苗接种而非得自患过麻疹。此种疫苗抗体水平较低,传至胎儿的更为不足,故近年来新生儿和小婴儿因被动免疫力差,当接触麻疹病毒时发病不少。故如当地有麻疹流行,疫苗接种年龄可适当提前至5个月之前,但主张15个月时再补种1 次,重复接种麻疹疫苗无不良反应,如今国际上已普遍要求1~2 岁前初次接种者,必须于入幼儿园、入小学或中学时复种1次,使已降低的免疫力再次上升,以保证不再感染麻疹病毒。由于接种麻疹疫苗后产生免疫力的时间约7 天,与自然麻疹的潜伏期相接近,故当易感者接触麻疹患者后2 天内如立刻接种麻疹疫苗,仍有可能预防发病,若于接触2天后注射疫苗则防病可能性极少,但可减轻症状和减少并发症。故在麻疹流行时及早为易感者,尤其是体弱、年幼、有病者广泛紧急接种疫苗,可望控制流行。有报告当80%易感者已接种疫苗后,流行可在半个月后终止。
1)8月龄以上的易感者:初免年龄为8月龄,再免疫年龄为7周岁。也可8月龄初免,1.5-2岁再免疫1针以减少初免失败的易感者。
2)没有注射过麻疹疫苗而又与麻疹患者密切接触的易感者和不宜接种疫苗者:可应用丙种球蛋白,但这种免疫力一般只能维持2-3周,此后如再接触麻疹患儿又可再次感染。因此,若以后无禁忌的8月龄以上儿童必须接种各种麻疹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