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所有的“超级细菌”都是由普通细菌变异而成的。也正是由于滥用抗生素,对变异细菌进行自然选择,从而产生了“超级细菌”。
除了吃药打针,我们吃的鸡鸭鱼肉之中也有许多抗生素。因为它们生长过程中被喂了抗生素,侵袭它们的细菌可能变异。等到变异病菌再侵袭人类时,人类就无法抵御了。结果是,研究出来的新药越来越短命。当然,大部分的肺炎克雷伯氏菌还没变异,大多数抗生素对它依然有效。
1.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正确洗手,加强身体锻炼,合理膳食,注意休息,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2.如果去医院探视VRE感染的患者,应听从医院有关人员的指导,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避免因探视而感染此种疾病。
3.合理使用抗生素,防止滥用抗生素,是预防超级病菌流行的最重要的手段。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控制或减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公众应慎重使用抗生素,对抗生素的使用要坚持“四不”原则:不随意买药、不自行选药、不任意服药、不随便停药。
4.自身免疫力是最好武器:其实,人身上平时就依附着大量细菌。但只要身体健康,抵抗力强,这些细菌就毫无兴风作浪的可能。由于“超级细菌”难以治疗,对付它最好办法是防御。
抗生素疗法
目前,对“超级细菌”起作用的抗生素有两种,一种是多黏菌素,另一种是替加环素。但英国卫生防护局抗药性监测实验室负责人利弗莫尔说,多黏菌素具有毒副作用,而替加环素只能用于治疗部分种类的细菌感染,都不适合大规模使用。
轻、中度感染:敏感药物单用即可,如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磷霉素等,也可以联合用药,如氨基糖苷类联合环丙沙星、环丙沙星联合磷霉素等。无效患者可以选用替加环素、多粘菌素。
重度感染:根据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选择敏感或相对敏感抗菌药物联合用药,如替加环素联合多粘菌素、替加环素联合磷霉素、替加环素联合氨基糖苷类、碳青霉稀类联合氨基糖苷类、碳青霉稀类联合多粘菌素、喹诺酮类联合碳青霉稀类等。应严密观察患者治疗反应,及时根据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以及临床治疗反应调整治疗方案。
抗菌药物
1.多粘菌素(polymyxins):属多肽类抗菌药物,包括多粘菌B和粘菌素两种。粘菌素对产NDM-1细菌MIC90值2-32mg/L,敏感率89%-100%。小样本研究提示单用治疗效果差,需要和其他药物联合用药。口服不吸收,需要静脉注射给药,肾毒性明显。
2.替加环素(tigecycline):四环素类衍生物,超广谱抗菌药物,对产NDM-1细菌MIC90值为2-8mg/L,敏感率56%-67%。临床研究单用或联合用药产碳青霉烯酶细菌感染有一定疗效。
3.氟喹诺酮类:肠杆科细菌对氟喹诺酮类耐药突出,需要根据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选择药物。
4.氨基糖苷类:不同药物间呈部分交叉耐药,中国临床分离的产金属β-内酰胺酶肠杆科细菌对阿米卡星、异帕米星具有一定敏感性。对轻、中度感染可以单用,重度感染需要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用药期间注意药物耳肾毒性。 5.碳青霉烯类:产NDM-1细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但体外MIC值差异较大,个别研究发现,对MIC值低(〈4mg/L)的感染有一定疗效,需要和其他药物联合使用。
6.磷霉素:体外研究表明对部分耐药菌有效,但缺乏临床研究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