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新生儿期是指28天内,宝宝的视力范围是在20-30厘米,到第二个月时基本上可以做到寻找光源了,喜欢看熟悉的大人脸,注视时间也会增长。第三个月时宝宝的视觉可以做到追寻移动物体了。随着月龄的不断增长,视觉系统也在逐渐的发育完善。建议不要在宝宝的起居室开光线过于刺激的灯具,闪光灯也尽量不要让宝宝的眼睛接触。
一、手持手电筒,先遮住宝宝一侧眼睛,然后用手电筒光照射未遮住的另一侧眼睛。如果被光照射后瞳孔立即缩小,属正常视觉反应。同法测试另一眼,瞳孔若不能随光照缩小则为异常。
二、头眼协调动作。新生儿低头前倾、眼球向上转;头后仰,眼球向下看,此谓洋娃娃眼。
三、观察宝宝在眼球转动时有无震颤,如果有即眼球快速度的左右抖动,则很可能存在着视力障碍。
四、运动性眼球震颤。在距新生儿眼睛前20厘米处,将一个画有黑的垂直条纹的纸圆筒或鼓(长约10厘米,直径约5-6厘米),由一侧向另一侧旋转,新生儿注视时会出现眼球震颤,即眼球会追随圆筒或鼓的旋转来做水平运动。此谓视觉运动性眼震。
五、2个月的宝宝,当有人面对着他、并逗他时(但不能发出声音,也不能触及宝宝身体),会出现应答性微笑。
六、宝宝4个半月时,能两眼注视放在桌面上的有颜色小丸,如糖丸,小球等。
怀孕第22天:眼睛开始发育
出生时:视野窄小,上下不超过15度,左右不超过30度,看不见20cm以外的东西
两周:可以辨认较大物体的形状、颜色。
2个月:视野明显增大,左右眼会同时追视人的动作
3个月:可追视移动的小物体,也可以辨别各种不同的颜色。
4个月:会看自己的手,会伸手摸看到的东西。
6个月:双眼可以对准焦点。此阶段眼球逐渐成熟,可分辨上、下、左、右不同的方向,立体感的建立也接近完成。
9个月:视力约0.1
1岁:视力大约有0.2,视野宽度慢慢接近成人
3岁:视力大约可达0.6左右,等到3岁左右时,有精细的视觉反射运动。
4岁:前后视力达到1.0。
宝宝出生二周至一个月,仍对光照(小手电筒)无反应,面部不转向明亮处(窗口或灯光)。
宝宝出生一个月后,对周围事物表情淡漠,亲人不说话时或玩具不发出声音,则不引起宝宝兴奋。
视力极低下的婴儿,常有用小手挤压眼睛的习惯,医学上称之为“指眼现象”。
宝宝出生2~3个月后看上去“眼神不对劲”,如眼球不稳定,有节律地摇晃,或无目的地转动,像是在搜寻什么目标,或者瞪眼凝视却视而不见。
宝宝出生3~6个月后出现斜视,仅用一只眼注视目标,另一只眼偏离目标。
看电视时距离过近或视物时经常歪头、眯眼。
会走路的幼儿,动作笨拙、经常跌跌撞撞,躲不开眼前的障碍物。
明显畏光和流泪表现,或眼睛长得特别大。
另外,如果家人中有遗传眼病患者,如高度近视、视网膜母细胞瘤、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青光眼、视网膜色素变性等,婴儿出生后要尽快到眼遗传专科检查和定期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