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转变观念,认识诚信教育的重要性。
2、榜样效应,展现诚信教育的直观性。
3、平等交流,寻找诚信教育的时机性。
4、因材施教,注重诚信教育的实践性。
5、环境营造,保障诚信教育的持久性。
一、培养孩子诚实从点滴做起
培养孩子诚实的品质,它既要求家长有长期坚持的耐心,与时俱进的细心,又深深扎根渗透于日常生活的琐碎点滴中,贯穿家庭生活和亲子成长的全过程。 家长应从小就要求孩子说真话,不说假话;做错事时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并能及时改正;不拿别人的东西,借别人的东西要还;做到言必信,行必果。
二、为孩子做诚实的榜样
父母要培养一个有责任心,以诚待人的孩子,就要以身作则,做诚实的表率。常言道:"身教重于言教",父母的行动对孩子来说是无声的语言,有形的榜样。
为了培养孩子的诚实习惯,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对待孩子一定要诚信,不要说话不算话。因此,父母在向孩子许诺之前一定要三思,不能言而无信,答应孩子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如果不能兑现,应及时向孩子解释,向孩子道歉,并作自我批评,让孩子从内心理解和原谅父母,事后父母应设法兑现自己的承诺。如父母言而无信,一而再,再而三,孩子会对父母产生不信任感,并认为说了话可以不算数,慢慢地他们也会这么做。
(1)恶作剧回答。就要和你说反的。
(2)说实话会被收拾。
(3)养成了习惯。
(4)没有判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