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前准备
许多家长在旅行前只顾忙着给孩子准备满满一包好吃的,但是,却容易忽略旅行前的精神准备、知识充电。
A 提前三天告诉孩子。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三天以上的时间还没有准确的概念,如果你告诉他一星期以后去旅行,也许两天以后,他就背上小包,哭着闹着要出门了;而临出发前再告诉孩子,孩子也许会感到意外,甚至“发懵”、闹脾气。
B 发动孩子,收集旅行信息
☆一起选择旅行目的地。
既然是亲子游,孩子当然也有发言权,家长可以准备一些配有漂亮照片的旅游地图册,提供大人初选过的短途旅游景点,让孩子挑选,家长可以一一指点孩子:地图上这片蓝色代表照片上宽广的大海,这颗小树对应着照片中的森林,这个“亭子”就是照片上的公园……在商量、选择的过程中,不知不觉锻炼了孩子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教他初步认识了地图。
孩子对旅行的一切充满了好奇。家长可以教孩子查找旅游点的天气预报,和孩子一起留意电视中的旅游天气预告;可以带着孩子上网收集旅游点的照片;一起请教去那儿玩过的小朋友,问问他的小心得;一起去图书馆借旅游区的图书;一起去购买介绍旅游景点的VCD……家长要做的是给孩子提供线索,让他学着自己去收集、去查找,家长应循循善诱,不要万事包办。
亲子旅行锦囊
1、带上足够的水和面包、水果,不要带巧克力,它会把小手弄脏的。
2、带上一本空白小画本,让孩子随时涂涂画画,还可以把有纪念意义的门票、明信片夹进去。
3、带上孩子喜欢的小玩具。
4、藏一件新奇的小礼物,给孩子一个惊喜。
5、配合旅行目的地,找一些合适的“教材”,比如去海滨的话,可以带上相关的画册;去森林公园的话,可以带一些和森林有关的音乐CD,比如《挪威的森林》、《维也纳森林的故事》。
6.最后,别忘了相应的应急药品。
怎么玩的有意义
做了这么多准备工作,孩子一定迫不及待地盼望着出发了。在旅行的过程可以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
旅游这天,可以让孩子背上自己的零食,上车时,可以让孩子学着自己找座位,在饭店吃饭时,可以让孩子为全家人拿筷子和调味品,在旅游景点,家长拍照的时候,可以让孩子帮忙拿镜头盖、将胶卷盒、旧电池等废物扔到分类垃圾箱里……
让孩子“干活”的目的,除了培养他的劳动观念,更主要的是增加他的“参与感”,让孩子真正成为旅行的小主人公,从而培养他独立观察、独立思考的能力。
☆旅行中,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将家里收集的资料、照片和真实的景物
对应、验证、讨论,然后,展开准备好的名画、名曲,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上一堂“名作欣赏”课,是不是别有一番滋味?
☆最重要的是,请家长暂时忘记自己是大人,重拾孩提时代的天真,和孩子一起尽情地玩耍,快乐是最好的沟通,游戏是最好的教育。
旅行后的学习
旅游归来之后,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回忆旅游的过程、看到的风景,将旅游中最感有趣的事用绘画、讲故事等方法记录下来,告诉家中的长辈和小伙伴,并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样,孩子的语言、思维、记忆等各方面的综合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